两会前瞻|专访刘晓光:GDP目标或设定在5%左右,但物价上涨压力不大

2024年03月05日 经济刃舞 阅读(72647)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王晨婷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宏观政策的布局对未来走向至关重要。市场预计,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财政政策的表述将更为积极,赤字率有望提高,货币政策将延续适度宽松,同时强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具体来看,经济目标将会如何设立?赤字率会否突破以往3%的常规设定?为了解这一些系列问题,时代周报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刘晓光。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刘晓光(图源:受访者供图)

时代周报:作为疫情之后全力以赴拼经济的奋进之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发展目标会怎么设?

刘晓光:去年是我们在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之后全面发展经济的一年,年初设定的经济目标不是很高,但年底也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我认为,今年应该朝着更强劲的经济增长方向,来继续推动经济真正回稳向好,这也是2024年的基本政策诉求。

因此,在经济增长率目标上,可能会设定在5%左右。这与去年“5%左右”的实际含义是不一样的,因为基数发生了变化。2022年GDP增速是3%,2023年虽然目标增长5%左右,但两年平均增速较低。而在2023年GDP增速5.2%的基础上,再增加5%左右,含金量会大大提高,对于经济各方面的政策要求会更高。

在失业率方面,去年虽然宏观经济回稳向好,但整体就业压力较大,尤其在青年群体方面。去年设定的失业率目标是5.5%左右,今年我认为可能会设定在“5.5%以内”,这是比去年更高的一个目标,也与经济增长目标有所对应。

其他领域的目标,CPI方面,我认为还是会定在3%左右,和往年不会有太大变化;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也应该是坚持的目标之一;在当前大背景下,对于粮食产量可能还会有比较高的目标,或许会维持在产量1.3万斤以上。

其实也只有实现这些目标,才能表明从经济的内在角度来看,2024年经济会在2023年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恢复发展。

时代周报:在CPI连4个月出现同比负增长的背景下,今年CPI何时才能有望转正?为调节物价偏低的状态,未来政策面会有哪些重点发力方向?

两会前瞻|专访刘晓光:GDP目标或设定在5%左右,但物价上涨压力不大

刘晓光:2023年CPI整体微涨,个别月份出现了负增长。不过2024年,我认为目标还是会定在3%左右,不会有太大变化。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去年物价基数较低,今年一旦出现全球原油价格上涨这种大宗商品上涨的因素,可能会导致局部价格上涨。由于CPI衡量的是一揽子产品,因此整体需求疲弱的背景下,物价上涨的压力不大。

如果想要价格保持温和提升,宏观政策还是需要维持宽松的环境,比如在货币政策方面降准降息,出台保持流动性充裕的政策操作,财政政策则加力提效。目前来看,通胀并不是需要担心的问题,还是需要考虑其他压力的可能。

因此,宏观政策也在宽松渠道之中,如今年年初就出现了一次降息,估计下半年还会有宽松政策的操作。财政政策方面,上半年就可能会出台比较大规模的积极政策。

从更长期来看,由于这两年货币政策的大量超发,如果经济需求真正繁荣或者出现扩张的话,对应还是有一定通胀风险的。但这是更长期的问题,目前还不能看到太多这方面的信号。

图源:图虫创意

时代周报:去年四季度,我国时隔二十多年来首次年中赤字调整,大规模增发国债。今年赤字率设定会否随基本面变化进一步扩张?

刘晓光:去年四季度突然增发了国债,也就相当于调整了赤字。

这一操作的主要原因在于,去年上半年的财政政策相对偏紧,虽然提法也是“积极”为主。但是从实际执行来看,由于房地产市场低迷导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降低,政府性基金支出没有达到年初预算的目标,叠加下半年经济复苏程度不如年初预期,急需更宽松、更具保障性的财政政策,因此出现了万亿国债的增发。

万亿国债中,有5000亿元在去年四季度执行完毕,另有5000亿元放在今年执行。因此,赤字调整究竟算在哪一年还不明确。从经济本质来说,即使赤字率目标相较以往维持不变,加上预放到今年的5000亿元,也将达到3.4%左右的赤字率。

现在市场一般建议今年赤字率目标设定到3.5%以上。我认为,综合目前各方面信息来看,财政政策宽松的方向是无疑的,但是具体设定的数值,还需要进一步考量,也要给具体操作留下空间。

比如,从去年的情况来说,如果在年初就决定提高赤字率,并且在上半年就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实际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总体来说,赤字率的设定肯定会随着经济基本面进一步扩张,但问题在于它扩张多少,以及最终的一揽子安排是什么样子的。这可能是今年全国两会上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时代周报:地产方面,这次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取向会是什么?房地产今年主要的发展方向会是什么?

刘晓光:大家对于房地产的整体预期改变之后,相关的投资需求就自动减少了。再加上我国人口结构的转变,今年,我认为房地产的主要政策方向,还是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所谓“平稳健康发展”,指的就是房地产投资、销售过去两年大幅负增长的情况得以改变,跌幅逐渐缩小,甚至到下半年开始企稳回升,这或许是政策的一大目标。

当前,我国虽然在大力培育新动能,但培育仍然需要时间。我认为,新动能和旧动能之间,应该是协调发展的关系,而非替代关系。以房地产为代表,长期来看,我国经济确实需要摆脱对它的过度依赖,但是短期内还是需要房地产市场能够保证稳定性。

从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着力点来说,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依旧是加快构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着力点,加快落实“三大工程”也是接下来政策的重点。

图源:图虫创意

时代周报:去年开始热度狂飙的“新质生产力”,你认为在今年会迎来怎么样新的部署吗?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应当是什么?

刘晓光:新质生产力,从它的内涵定义来看,依赖于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以及自然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提升、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因此,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工作也是要围绕这些方面展开。

在促进研发创新,推进新一轮产业革命方面,今年的投资部署会有所加大;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其核心目的也是生产要素能够更充分地流通配置,这也将是今年的重点任务之一。实际上,从全国统一大市场,到产业转型升级、高新产业布局等,近年来的政策都与新质生产力有所关联,也体现了政策思路的一贯性。

预计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可能会对新质生产力有更进一步的阐述,将其从理论概念落实到具体可操作的政策。

时代周报:新一轮改革开放作为今年的重点任务,将进一步释放新的增长空间。你认为2024年中国经济最大的增长点在哪里?

刘晓光:总体来看,我们认为2024年在周期性力量反转和新动能逐渐聚集的基础上,中国经济有望加快恢复,宏观经济进入到新的均衡状态,产出缺口全面缩小,中国经济恢复常态化增长。

其中,房地产经济的拖累作用减轻,“三大工程”建设加快形成实物量,三大风险释放新的增长空间。更重要的是开启新一轮改革开放,把握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从供需两侧同时发力产生强大的增长动力。

今年最大的增长空间在于我们如何激发社会资金运转,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2022年以来,居民的净存款(存款-债务)有一个持续的大幅增长,从2021年年底30万亿元增长到现在的55万亿元,几乎翻了一倍。

为什么有大量的预防性储蓄和资金没有去投资消费?我们如何把这些资源运用起来?在这背后,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储蓄存款很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多的存款。考虑到财富分配结构,关键还是在于高收入群体扭转当前既不敢投资也不愿消费的状态。所以,虽然居民有大量的净存款,但如何把这些存款调动起来,关键还是在启动高收入群体的投资和消费的这种激发状态。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最新发布
  •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