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实习生闫硕 上海报道 糖尿病是我国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病之一。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41亿人,发病率高达12.8%,相当于每8个人里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然而,糖尿病的知晓率、防治率及控制率均不足50%。
另外,《中国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管理现状(2023)》蓝皮书显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 100多种,糖尿病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其中,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严重和治疗费用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以导致患者截肢和死亡。我国5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1年内新发足溃疡的发生率为8.1%,治愈后的糖尿病足患者1年内新发足溃疡的发生率为31.6%。
因此,糖尿病防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国对于糖尿病的防控理念从强调治疗转向注重全生命周期管理。目前,社区和乡镇卫生院正逐步成为科普糖尿病,以及管理糖尿病患者的主要阵地。通过分级诊疗、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积极构建多级防控体系。
在此背景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殷敏毅。在他看来,在分级诊疗模式下,多学科协作可以助力患者最大化获益。同时,要重视社区医生的力量,积极向群众做相关疾病的科普。
“糖尿病患者要特别重视足部的破溃,在初期甚至更早就及时采取积极的干预和措施。”殷敏毅强调。
《21世纪》:什么是糖尿病足?哪些群体有潜在的糖尿病足患病风险?
殷敏毅: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期不控制血糖,产生的并发症最多的是在皮肤表面。如果出现皮肤破溃,要非常慎重,尤其是在足部。糖尿病患者的脚一旦破了,就像打开了一扇难以愈合的大门,越开越大。
在足部没有发生破溃的情况下,血糖增高,同时感觉脚上麻木发凉,或者偶尔有小破口可以自己长好,这个阶段是糖尿病足相对早期。如果足部已经出现破损,再加上患者血糖长期增高,尤其超过10年,相对来说已经处于比较严重的状态。
严格来说,在定义上,一定要有破损的症状才能称之为糖尿病足。但不能是发现脚破以后,确诊了糖尿病足才采取积极的干预和措施。我们需要在糖尿病足早期就重视起来,积极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作,这样此类患者会大大减少,国家也会节省相关的医疗支出。
这就需要重点关注有长期糖尿病病史的患者,一般要超过10年。同时,要将高血脂、肥胖、抽烟等因素考虑在内,因为这些因素会加快糖尿病足的发展,也会加快远端动脉的狭窄比例,更容易导致糖尿病足。
《21世纪》:我国糖尿病患者达到1.41亿人,群体很庞大,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去医院进行规范化的诊断?
殷敏毅:如果患者糖尿病病史已经有好多年,甚至接近10年,发现下肢到天冷的时候发凉、麻木,或者走一段路就觉得小腿不舒服,被迫要停下来休息。这种情况就高度提示可能有糖尿病足。
另外,我们平时会接触一些有触觉感受的物品,比如脚上碰到比较凉的东西,正常人会有躲避的动作,但糖尿病足患者的感觉神经末梢由于受到影响,触觉感受会大大下降。当用手和脚摸同样东西,觉着感受度有差别的时候,就高度提示可能有糖尿病足,
但最严重、最直观的就是脚上破溃,尤其是无缘无故脚趾头破了以后,脚出水了,也长不好,就更加提示发生了糖尿病足。
《21世纪》:如何提高自己对糖尿病足的认知,进而充分接受和遵医嘱?
殷敏毅:这个问题实际上非常复杂,这是一个社会性问题。从医生的角度,如果患者来救治,我们会尽全力跟他解释,甚至也会在门诊准备一些以往的患者资料,让患者能更加直观地了解。但这可能是被动的方法,更主要的还是通过整个社会层面的宣传,我们现在也强调多学科协作(MDT)宣传。
另外,由于三级医院病人太多,患者与医生沟通交流时间较短,现在宣传工作正进一步下沉到社区。我们会定期去宣传,我本人也会定期去社区医院坐专门的糖尿病足门诊,或者在免费体检的时候做一些宣传工作,让群众碰到问题时能更好地接受相应的治疗方案。
《21世纪》:上海现在也在做关于糖尿病足分级诊疗的配套模式,这方面具体是怎么样落实的?
殷敏毅:实际上,通过联动基层,我们形成了一个联防机制,现在也在做慢病管理工作。
上海现在几个主要的区域都在推行糖尿病的分级诊疗,因为有对糖尿病的重视,尤其是血管外科切进来以后,我们把对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足患者的管理就下沉了。以区为单位,一旦发现血糖有增高的人群,会将之建档,社区重点关注他们。同时,我们也在加强对社区医生的培训,比如做糖尿病足相关的宣讲,增加社区医生对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
通过社区建档,群众每年的定期体检,以及社区医生定期对糖尿病足相关症状体征的检查,都能够直接汇集到数据库里。
但建立数据库仅仅是第一步,后续还要通过数据库尽早把高危因素筛查出来。在录入数据的过程中,系统会对高危因素直接报警。比如填表的时候,发现对方可能有个脚趾破溃了,这种数据录入以后,系统会直接提醒社区医生,医生将建议患者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
《21世纪》:在糖尿病足方面,多学科协作(MDT)具体是怎么样运作的?重要性有哪些?
殷敏毅:实际上,糖尿病做多学科协作(MDT)好多年前就提出了,欧美最先提出这个理念,但在中国又有自己的特色。总体来说,MDT团队中内分泌科肯定是第一位,因为血糖控制始终是需要的;血管外科更多侧重在血管闭塞以后尽量开通血管;另外,如何让血管开通以后尽快愈合又涉及到外科,甚至有些医院专门有创面修复科。更严重的患者,不但软组织受到影响,骨头也有损伤,这时候骨科医生就可以介入进来。
我们在建立分级诊疗的时候,一旦到了上级医院,系统以及首诊医生都会判断,需要切入哪些MDT相关科室。患者来了以后,不需要跑几个科室,在一个诊室就能够综合解决治疗问题,所以MDT在糖尿病的整体诊治中非常重要。
加强对慢病的宣传教育 / 提高群众慢病认知
《21世纪》:您怎么看待未来我国人口健康素质的发展趋势?
殷敏毅:从根本上讲,还是要加强对慢性病的宣教,但很难一两代人就能够(完全)改变。我认为我年轻的时候,这方面的宣教以及我对这方面知识的接受度都不是太高,包括我子女这一代,都还没有达到非常好的宣讲效果。但我相信总的发展趋势肯定是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
虽然现在上海的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现在60岁人群几乎要占到了1/3,可能再宣教有些晚了,但这些老年群体反而更加重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感受到这些指标的变化,反而能更加好地接受疾病的科普预防知识。
我相信通过几代人的宣传,几代人的积累,群众这方面意识慢慢提高以后,这类基础病发生率会大大下降,以后外科医生可能就没那么忙了,没那么多手术做了,那时候我们才是最开心的。
《21世纪》:在疾病管理方面,还有哪些需要提升的方面?
殷敏毅:在随访包括管理当中,我们发现最大的问题是,很多患者还是不知道糖尿病足的危害,不大愿意去医院,甚至让他去社区医院都有点抵触。因为他觉得这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所以总的来说,还是要提高大家的认识,当他意识到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的时候,就会积极寻找医院救治。
其次,在社区层面,全科医生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要更加紧密。全科医生要更多地走进社区。现在是片区式的划分,每个全科医生都负责一个或多个小区,这些老年患者,如果一段时间没到医院来,医生就要下到家庭,看看患者的情况。
此外,三级医院对于全科医生的沟通交流,包括对疾病的宣教,也非常关键。我们自身对糖尿病足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可以总结成一些宣教材料,让全科医生更全面地了解相关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患者筛查出来。